近日,新華網發起“規范保健、誠心為民”保健食品正能量調查問卷。調查顯示,
在受調查人群中,超九成有食用保健食品的經歷。同時,七成多人認為保健食品行業在規范化方面有較大提升。
超過半數消費者認為,保健食品行業應加強科普教育,提升產品安全性和功效性,產品宣傳要更加真實可信。
01公眾對保健食品認知水平不斷提升
此次調查顯示,超六成人每天食用保健食品,近兩成人使用但沒有固定頻率。多數消費者認為,使用保健食品的目的是日常保健、膳食補充、改善身體機能、延緩衰老、提升免疫力等。
§
從購買渠道看,84%的人選擇線下實體店,有53%的人選擇線上店鋪,9%的人選擇網絡帶貨。而對于購買保健食品有哪些顧慮,受調查群體認為依次是產品是否安全、功效是否可見、成分是否真實、價格是否合理、品牌是否可信、廠家是否規范、渠道是否正規、售后是否靠譜以及商家或經銷商是否存在欺騙和誘導。
§
從調查數據看,老年人目前仍是保健食品消費主力人群,占61.5%;其次是中年人和年輕人。同時,被調查者認為,保健食品行業最需要改進的地方是產品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有待提升,其次是加強保健食品科普和教育。而產品虛假宣傳、營銷模式不規范、產品定價高、產品同質化等問題,也受到消費者重點關注。
近年來,我國保健食品行業發展迅速,特別是經歷疫情之后,人們對營養健康食品呈現多元化需求,行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期。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保健食品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收獲了大批年輕粉絲,保健食品也呈現出“年輕化”“輕量化”的發展趨勢。
新華網日前發布的《從消費者需求看保健食品行業的發展趨勢》報告顯示,
保健食品消費者近八成是中高收入人群,這類人群對保健養生的意識較強,且對保健食品的認可度較高。一線、新一線以及二線城市的人群均有較強的保健養生意識,保健食品消費已趨于大眾化;其余地區保健食品市場尚有較大發展空間。
隨著產品形態和需求的變化,
消費者對保健食品的獲取渠道也發生了改變。線上銷售渠道逐漸升溫,淘寶等大型電商平臺、小紅書等社區平臺、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微信微商小程序等成為主要的電商渠道。
2020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3.15%,比2019年提升3.98個百分點,增長幅度為歷年最大。“年輕人對數據的提升作了很大貢獻,他們知識涉獵比較廣泛,對自身健康的認知很高,保健意識也很強烈,
今后年輕人在保健食品消費中的占比還會增加,這是一個趨勢。”徐華鋒說。
02從野蠻生長向規范化經營轉變
我國的保健食品行業興起于上世紀80年代,很長一段時間里,出現的虛假廣告、夸大宣傳、消費欺詐、非法添加等亂象,使公眾對保健食品的信任度大幅降低,行業陷入信譽危機。
為此,國家不斷完善保健食品行業的政策和規定,從源頭上減少亂象的產生,引導保健食品從野蠻生長向規范化經營轉變,推動保健食品行業長久有序發展。
§ 2015年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確了保健食品產品的注冊和備案管理。
§ 2016年《保健食品注冊和備案管理辦法》發布
§ 2019年1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多部門聯合下發《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方案》。
§ 2020年4月2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宣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保健食品行業專項清理整治行動方案(2020—2021年)》。
§ 2020年11月2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0年版)(征求意見稿)》......
隨著監管的不斷強化,特別是“百日行動”以來,越來越多的保健食品企業對規范經營形成共識,大大提高了規范經營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
經過監管部門的大力整治,保健食品行業逐步走向規范成熟。徐華鋒指出,通過非常嚴格的整頓,保健食品市場在規范中發展,違法添加、制假售假等現象大幅減少,監管發揮了應有的效果。不過行業仍有三大問題亟待整治:
·
一是夸大宣傳,夸大保健食品本身具有的特定功能,擴大功能范圍,甚至宣稱保健食品的治療疾病作用;
·
二是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以保健食品的名義銷售,宣稱功能功效;
·
三是保健食品的價格依然虛高。
03產業加速復蘇 科技含量穩步提高
2020年以來,監管部門對于保健食品領域亂象的監管仍然處于高壓狀態,但
在國民健康消費需求加速升級背景下,保健食品行業回暖跡象明顯。同時保健食品企業積極探索直播、電商等數字化創新,引領行業恢復性增長。
據京東健康發布的數據,今年一季度營養保健品類銷量增速明顯,尤其是提高免疫和延緩衰老等健康品類受到用戶青睞。其中,國內自營的益生菌品類成交額增長超過200%,進口自營抗氧化品類成交額同比增長近200倍。此外多家保健食品企業業績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在市場迎來新一輪復蘇之時,保健食品備案數量亦逐步增長。截至2020年底,我國保健食品注冊和備案分別為16300余件和6500余件。其中,保健食品注冊備案雙軌制實施以來,新注冊保健食品2000余件。從營養素補充劑到功能性原料,保健食品原料目錄不斷擴大,不僅更新了保健食品備案產品可用輔料,同時增加了凝膠糖果、粉劑這兩個食品形態作為保健食品備案劑型。
“需求的增加,政策、監管機制的不斷完善,生物醫藥技術的蓬勃發展,都在帶動市場發展。越來越多具有專業技術或者研究背景的從業人員,進入到保健食品行業,包括國際化的科研機構、大型企業加入到市場競爭中來,也促使營養保健食品行業加速科技轉化。”徐華鋒說。
在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副會長厲梁秋看來,保健食品行業的發展趨勢要特別關注三個詞。
§
第一個是“創新”,對于保健食品產業來講,創新發展不僅要考慮原料、功能、形態,也應該考慮未來保健概念和發展趨勢。
§
第二個是“精準”,保健食品企業接下來的發展要應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需求,提供精準的服務和產品。
§
第三個詞是“提升”,如今保健食品產業已經從之前的求量轉變為求質,如何去提升質量,促進產業的技術轉化,是行業一直都在努力的方向。除質量提升外,供應鏈協同發展、打通技術壁壘、開展國際交流等方面,也非常重要。
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會長邊振甲認為,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保健食品從法規的完善、產品的豐富性、工廠優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進步。
未來保健食品企業需進一步提高科技支撐和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保健食品科技含量;重視營養結構,發展天然營養保健食品;凈化市場,維護公平的市場環境;運用有效的產業政策提高核心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加強國際合作,為中國保健食品產業贏得新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文章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
免責聲明:本篇內容已在顯要位置注明文章出處和來源,若涉及版權,請版權人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