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共分為規劃背景、總體要求、空間布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十一章,其中多個章節提及【中醫藥工作】。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為貫徹落實該綱要,2月25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三方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共識》,深化中醫藥領域創新合作成為共識。
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大會上簽署《粵港澳大灣區衛生健康合作共識》
乘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的東風,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盧傳堅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要重視中醫藥科技創新。
一是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提供政策支持。將“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納入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同時為“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創新中心”的高效運行營造政策環境,解決跨區、跨境的體制機制差異帶來的困境。
二是以粵港澳科技合作為基礎,助推中醫藥創新走向國際。對此,盧傳堅建議,首先為粵港澳三方加強中醫藥科技協作,開展聯合攻關提供條件。建議設立粵港澳合作中醫藥科技專項。其次,探索中醫藥產品進入國際主流社會的渠道,推進中醫藥產業化和國際化。建議制定出臺中醫藥產品在港澳地區審批、注冊、上市的指導意見,逐步建立三地統一協調的中藥新藥研發標準和審評體系,并探索通過港澳地區輻射國際的有效路徑,加快中醫藥國際化進程。最后,以國際傳統醫學臨床指南等標準化工作為抓手,推進中醫藥規范化服務走向國際。
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懷領導下,中醫藥積極服務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在建設健康大灣區、推動大灣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2011年3月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簽署了《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親自見證了這一協議的簽署。同年4月19日,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在橫琴新區正式奠基,成為粵澳合作產業園區的首個落地項目。
2018年8月,國務院副總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組長韓正主持召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全體會議,其中提到“支持澳門建設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臺”。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赴廣東考察,第一站就到了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并指出中醫藥學是中華文明的瑰寶。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推進產學研一體化,推進中醫藥產業化、現代化,讓中醫藥走向世界。
尼日利亞留學生首次體驗中國傳統療法
廣東在8個方面走在全國中醫藥前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和豐富的中草藥資源,讓廣州在中醫藥產業發展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經商務部批準的中國(廣州)國際健康保健產業博覽會,依托獨特的發展優勢,歷經十年磨礪,不斷壯大展會規模,圍繞大健康產業涉及各細分領域,衍生出中醫理療展、健康管理展、健康睡眠展、氫產品展、有機食品展等多個子主題展會。展覽面積達到50000平方米,超1000家參展商,力爭60000參觀人次到會觀會采購,為打造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2019廣州國際中醫養生及理療產品暨中醫館加盟展覽會【簡稱:廣州中醫理療展】致力于打造中醫理療交易和展示的最佳平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在產業規模、宣傳力度、觀眾邀請、活動策劃等方面進行全方位升級,2019年8月30日-9月1日,廣交會展館C區,屆時期待您的參與助力!
展位接受預定中...